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,苏州在一些文献资料书籍记载中又名姑苏,是历史上古代帝王下江南时必游之地。对苏杭园林有一种魂牵梦萦的慕名之感,是来源于“江南园林甲天下,苏州园林甲江南”的传闻,都说苏州是一个园林较多的城市。由此可见,苏州文化在中国这座文明古国中,占有很大的地位,而他的园林更是给这座城市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。
去苏州游玩的那次正是阳春二月,农历元宵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,北方大部分城市都回暖,然而,江南的大部分地区,还在萧索的寒风中颤抖,这使得苏州还有一些寒意。时不时还吹来阵阵萧索的冷风。我和朋友当时都怀着惬意的心情,本打算在苏州逗留三五日,再沿水路顺江南而下,可赶上当时的风寒,只好改为陆路,直奔苏州拙政园附近景区的一些园林。
不一会儿,我和几个朋友走到拙政园的大门口,上面富丽堂皇的写着“拙政园”三个鎏金大字。这就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的拙政园啦,我们买完票就进去了。拙政园的建筑跟其他地方的园林不一样,每个景点的名字都耳目一新,起得很有古典文化底蕴,并且园林建造者都很德艺双馨,似乎十分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和历史文化,每一处景点都是按照原型自然而成,有种非人力而为的天然之美。况且,苏州的园林和别处的有许多不同,其他地方的一些园林都比较讲究中规中矩,添加现代人工改造的元素较多,而苏州的园林却会因地制宜,尽量将自身原始的形态展现给每一位观众面前。
我国的建筑特点与西方宫廷殿宇有些差别,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,绝大部分是对称的。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,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中规中矩。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,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,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。这是为什么?我想大致与中国诗歌文化美有关,十分注重绘画美、韵律美,建筑美、用图画来比方,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,不是美术画,而园林是美术画,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,是不讲究对称的,否则显得有一些俗套窠臼。
在园林里行走游赏,即像是在品诗,又像是在赏画的效果,使苏州园林各具有不同的景色而绝无雷同。在久远的年代,苏州园林能使建筑家,文学家,诗人、画家、平民各自体味到不同诗意的生活哲理,而现代的人来说,苏州园林就是一副具有中国特色韵味的立体山水画,身临其中不仅体味到闲情逸致,还可以在不经意间,打通国人深层的意识形态,使中华儿女对中国文化有深切的认同感。
91秦先生
中国现代文学巨擘叶圣陶先生曾说:“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,我觉得苏州园林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,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。因此谁如果要鉴赏中国的园林,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。”单以园林来看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苏州都是首屈一指。
不仅如此,老城区还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古代的城市建制,这点在当代中国普遍一刀切的城市建筑格局中尤为突出。无论是城市建制,还是园林设计,苏州处处都体现出了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,人居与自然竟似毫无雕琢地整合在了一起91秦先生。
这次游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,也对我们国家的建筑文化有了深沉的感受,就是中国文化建筑历史的厚重感,来源于一代一代工艺巧匠的传承和发扬。同时,国家在实行现代化都市进程中,我们应该受到有力的保护民族建筑文化,发扬传统民间艺人技艺精神,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。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富强,具备历史底蕴厚重感,充分拥有增强文化自信的条件,才能让国家在21世纪中叶的时候,岿然不动地屹立于世界强国民族之林。
91秦先生